COMMON SENSE
疏通常识
时间:2024-07-06 02:05:07
博鱼·(boyu)体育官方网站博雅研究丨文明与进步、清洁与卫生—论全面乡村振兴“厕所使命”五金题记:春节期间读了英国人劳伦斯赖特编写的《洁净与高雅》,讲的是千年来西方主要是英国的如厕和沐浴历史,读来常常伏案大笑,会心之余,便想到也写一篇关于中国厕所文化的文章,恰逢中央一号文件出台,故此便聚焦于乡村旅游乡村厕所写一篇文章。
新春伊始博鱼体育,中央、国务院公开发布《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简称《意见》)。这是新世纪以来,党中央连续发出的第十六个“一号文件”。提出“三农”领域有不少必须完成的硬任务,其中针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阐述也在一号文件中占了不少分量。指出特别要抓住2019春节和建国70年大庆的关键节点,对村庄环境卫生脏乱差问题进行集中整治。长期以来,厕所环境可以说是城乡差距中最为明显、直观和突出的表现,因此,尽快改善农村厕所状况,彻底改变农村卫生面貌,缩小城乡差距,对于改善农民生活品质,提升农村幸福指数具有不言而喻的重要性。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从农村厕所说起,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所以,农村厕所从蝇虫肆虐、臭气熏天到文明和进步、清洁和卫生的将是将是摆在面前的重要事情!
西方早期的厕所,出现在公元前3000多年两河流域文明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古代西方最早的水冲坐式厕所,可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左右的米诺斯王国。古罗马人宽敞、明亮、奢华的公共厕所成为社交场所,精美程度不输大角斗场,并提供浸在盐水里的海绵用于清洁!在抽水马桶发明前,室外茅房、夜壶及封闭马桶是古代西方人的三大排泄场所。中世纪欧洲的人们对“厕所”没概念,就一个词:随便!壁炉、门后和阳台上、楼梯边、街角、教堂祈祷室、护城河里……随地大小便,连贵族都如此。恶劣的环境招致疫病袭击,14世纪中期,一场黑死病几乎将整个欧洲,变成死亡陷阱。
1596年,英国人约翰·哈林顿发明划时代意义的抽水马桶。1775年,第一项具有现代意义的抽水马桶专利由亚历山大·卡明斯发明。经历了大规模黑死病、霍乱等疾病的欧洲意识到卫生的重要性,抽水马桶很快替代了便壶和便坑,走入平常家庭。1870年后,抽水马桶迅速在美国流行起来。19世纪后期,英国人性地将排抽水马桶与排污管线连接,形成一体化的排污系统工程,成为西方现代文明的象征。1910年以后,抽水马桶无论外观还是构造原理,都开始与当今意义上的马桶相差无几。之后一个世纪,抽水马桶与下水系统作为现代公共卫生的标准设施,扩展到全球。
考古发现,厕所远在新石器时代就已存在,我国最早的厕所出现在5000年前西安半坡村氏族部落的遗址。厕所在不同时期,不同地方,有不同称谓,有不同理据由来。先秦时期的厕所名称繁多,有“圂、溷、清、圊、偃、屏、厕”等称谓。古时“猪厕合一”,猪圈与厕所合一习惯突出综合利用,有利于资源再利用。古人还称茅房,茅坑,茅子, 沃头(先秦时期)、西间、西阁、舍后、室(唐代已有)、雪隐(宋)、“净房”、“官房”,这些名称突出清洁功能,凸显文明的教化。民间称呼比较接地气,除个别“井屏”,称“茅厕、毛司、茅房、茅坑、屎坑”的不少,以功能为主。到了近现代,人称之为“一号”、“大号”、洗手间、卫生间、盥洗室、化妆间等,显示出受到西方现代如厕文明冲击后,观念的改变。
西周《仪礼·既夕礼》记载了最早的厕所:“隶人涅厕。”3000年《墨子·备城门》记载路边道旁建有专门厕所。先秦“坑厕”作为中式厕所始祖,迈出人类如厕文明第一步。早期厕所简陋,秦时厕所发展成独立房子,房中一口口大缸,人坐在缸沿上方便;并有隔墙,男女分区。汉始,厕所更小巧、更安全。西汉末,隐私性围墙使男女分厕,出现“拭秽”的厕筹;为了上厕所时不再与猪为伍,逃离肮脏环境,汉朝始用便壶—“虎子”,后为避讳,改为兽子,又称马子,再后演变成马桶。河南商丘市芒砀山梁孝王汉墓现2000年前世界上最早的水冲式厕所。六朝时期,厕所设置了排污圆洞,结构样式美观,生活气息浓厚。莫高窟壁画中,专门的厕位已然成为中国厕所的标配。明朝时,出现私人建造商业化运营公共厕所,如厕免费,粪便卖钱的“厕所生意”。清朝的官房,马桶成为从宫廷到民间的通用形式,不过通过金属到竹木的材质不同、装饰精妙程度不一来应对地位高地、财富多寡的选择。
19世纪中叶,西方文化的植入,公厕文明冲击着古老的民族。,开始引进现代方式的抽水马桶,建国后,厕所从脏乱差到干净、普及、免费。厕所变化,突飞猛进!我国厕所的演变史随着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从与蚊蝇、老鼠、猪为伍,到如今清洁舒适卫生!从古时屋外简易“茅坑”到现代室内干净整洁“卫生间”;从不方便的“马桶”,到日益人性化高科技“马桶盖“,标志着文明的不断进步。
有人说,人类文明并非从发明文字开始,而是从第一个厕所建立开始。历经几千年的演化,厕所记录着人类从蛮荒走向现代文明的足迹。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如厕方式的不断革新,以及对厕所功能多样化的需求,厕所演变成了一个庞杂的知识体系,甚至可以称之为“厕所文化”。 古代有猪圈和厕所相连的形式在中国的北方、华南及日本冲绳等地一直延续至近代。我国有着悠久农耕文明传统,厕所及如厕行为方式和文化形态,多种多样。草原、森林和山地的游牧、游猎、游耕的族群,往往不设厕所或没固定厕所,在其自然生存环境下,人畜粪尿通常不构成问题。西南一些山地农耕民族认为土地不施肥才比较干净,拒绝使用人粪尿作肥料。汉族是典型农耕民族,较多使用人和家畜排泄物作农作物肥料,一粪一溺都不舍得浪费,故此有“肥水不流外人田”说法。截至目前,我国农村,依然是露天旱厕居多,人粪尿做肥料依然寻常可见,称得上中国最一般和传统的“厕所文化”。
厕所不仅存在于社会的发展阶段,也反应了社会经济发展折影,还涉及到城市与乡村、富有与贫穷、阶层与对立等社会结构。在江南水乡,传统马桶因其具有生殖象征的隐喻,作为民间婚礼中的“子孙桶”仍存在。日本文化把扫厕所当成一种修行。著名的松下政经塾(松下幸之助创办)即把扫厕所当成学生的一项考验,看你扫得不干净,就得走人。2013年,在召开的第67届联合国大会上,将每年的11月19日定为“世界厕所日”,厕所的有了专门的文化日。
厕所的清洁程度与国家的文明程度像话联系起来,对应了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凡是具有既清洁卫生又高雅并充满人文关怀的厕所,一般都是发达国家的厕所,而这些国家一般都经过工业化现代化的洗礼,而第三世界欠发达国家、农业国家、尤其是农村社会依然面临着严重的厕所卫生清洁问题。日本作为发达国家,一向以厕所干净著称,具有令人惊讶的洁净程度和设计细节的人性化。同时,日本的厕所文化也相当发达,不仅有“厕神”、“厕所协会”和“厕所节”,还搞个“日本厕所奖”。
但是许多第三世界国家,符合卫生标准的厕所仍然极为紧缺。全球头号“儿童杀手”就是由接触排泄物引起的各类疾病,联合国的数据每年因饮用水和卫生问题致死的儿童人数高达180万,这个巨大的数字超过了任何武装冲突的死亡人数。以农耕文明为背景,传统的“厕所文化”以广大农村为“根据地”,在文明形态的转换进程中,厕所在所难免地成为严重和深刻的社会“问题”。
自20世纪80年代起,许多发展中国家也注意到公厕问题并量力进行公厕改革。印度电影《厕所:一个爱的故事》改编自印度的真人真事,新娘提出必须要有厕所,不然就离婚,建厕所在印度可不是件容易的事。1982年,菲律宾政府开始分期实施了农村厕所改良计划,鼓励在城市建造带化粪池的水冲厕所;2003年,世界卫生组织在北京召开“世界厕所峰会”,称要更加关注发展中国家和世界落后地区的厕所建设和管理问题。更加关注乡村厕所建设问题;世界著名的慈善家比尔•盖茨发起了一个“厕所重生计划(Reinvent The Toilet challenge)”,号召各国大学的科研机构创造出更加优秀的厕所,来“改变世界”,为全世界的贫穷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人群提供现代、廉价、清洁的厕所。
哈佛大学遗传学家加利·夫昆认为,厕所是延长人类寿命的最大的变量,现代公共卫生设施使人类的平均寿命延长了20年。过去200年中,医学界的最大里程碑就是“卫生设备”。 厕所改善是农村环境卫生设施改善的重点内容之一,也是世界卫生组织初级卫生保健的八大要素之一。在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中国政府承诺到2015年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75%。据住建部统计,厕所污水占生活污水比例不大,但污染程度占生活污水污染的90%,农村80%的传染疾病是由厕所粪便污染和不安全饮水引起。因此,厕所问题是大问题。新中国成立之后,如厕环境改善掀开文明社会新篇章。
改革开放后制订卫生厕所普及率目标,将农村改厕纳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1978年颁发《全国农村人民公社卫生院新行条例(草案)》提到开展农村改水改厕工作。《九十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在2000年达到44.8%。农村改厕纳入《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和中央政府《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农村逐渐掀起了厕所。国家对农村家庭卫生厕所的定义是,有墙壁、屋顶和门窗,面积不低于2平米,既可以是抽水厕所,也可以是旱厕,但必须设置地下沼气池,以便对粪便做无害化处理。
1991年,《全国爱国卫生工作十年规划及八五计划纲要》提出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到1995年达到20%-50%,到2000年达到35%-80%。1993年,全国农村环境卫生调查显示厕所普及率仅7.5%。
1997-2002年,《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指出,在农村继续以改水改厕为重点,促进文明村镇建设。
2002年,中央政府颁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要求在农村继续以改水、改厕为重点,促进文明村镇建设。
2003年11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农村户厕卫生标准》,规定具体户厕建筑设计标准、户厕卫生指数、化粪池和沼气池的建筑设计标准等。
2004〜2013年,国家累计投入82.7亿元改造农村厕所,实际改造2103万农户的厕所;《全国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方案(2015—2020年)》提出,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在2015年达到75%,2020年达到85%。
2010年,启动了以农村改厕为重点的全国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农村地区卫生厕所普及率快速提升。
到2012年底,全国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72%,农村改厕项目满意率达到94%。到2013年底,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74.09%。
党的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和人民群众健康。为继续推进改厕工作,陆续在美丽中国、健康中国、乡村振兴的发展战略中强调改厕工作。
2016年,《“十三五”卫生与健康规划》要求,到2020年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5%以上。《“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到2030年全国农村居民基本都用上无害化卫生厕所。1993-2016年,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从7.5%提高到80.4%,有效控制了疾病发生流行,促进了农村居民的良好卫生习惯和行为。
2018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提到农村改厕工作是深入开展乡村爱国卫生运动,推进健康乡村建设的重要工作,明确强调要“坚持不懈推进农村‘厕所’。”
2018年2月份的时候国家出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特别提到农村地区厕所粪污治理情况。
总之,农村改厕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显示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实现了粪便、秸秆和有机垃圾等农村主要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有效降低了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清洁了家园、田园和水源,为美丽乡村、乡村振兴、乡村旅游、生态文明和经济振兴奠定了良好基础。使村落环境发生良性巨变,增强了人们的幸福感。
改革开放以来的40年,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彻底和深刻地卷入到厕所文明的全球化进程之中。人民生活得到了不断改善,从厕所演变可以感悟到生活方式改善和文明发展的巨大进步。从国人赴日抢购马桶盖的火爆可窥到,厕所在我国人民追求精致生活中的地位之重。
早在1982年,习主席在正定工作时,就提出大力推动改造农村的“连茅圈”。 2014年,习表示:解决好厕所问题在新农村建设中具有标志性意义,要因地制宜做好厕所下水道管网建设和农村污水处理,不断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2015年,习主席视察延边时提出“农村也要来场厕所”。2017年,习主席指示 “厕所”“不但景区、城市要抓,农村也要抓”。习总三番两次就农村“厕所”作重要指示,说明农村“厕所”民生之重要性。这为我们下一步推进中央一号文件,搞好农村的厕所,对于扶贫,对于指明了方向,明确了工作重点。
近年来,虽然我国不少乡村厕所有进步,但仍然有限,卫生程度也不敢恭维。同时,由于我国农村存在地域差距,东中西部农村差距较大,农村厕所改造发展旅游的平衡性公平性有待提高。农村改厕较顺利的地方往往是经济和生活条件较好地区,从相关数据可知,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分别为90.35%、76.81%和67.48%,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分别为81.86%、41.89%和46.08%。厕所仍是乡村旅游过程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国内很多地方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就是——乡村旅游厕所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扔未能完全满足游客的需求。
农村难以拥有和城市一样的污水处理系统,贫困乡村、山区的居民改厕面临技术资金等制约,在厕所和排泄物处理方面的城乡差别就变得日益突出。在较贫困地区和边远的山区,除居住分散、改厕难以形成集中连片效应外,“没人、没钱、没观念”是最大障碍。同时,在经济欠发达的贫困地区,传统生活观念仍然制约着乡村厕所改造工作的推进,也阻碍了乡村旅游目标的实现。农村厕所文明和城乡差距、水资源、水环境和社会的公共性缺失等问题相互联系起来,民族地区、西部省份、贫困山区的农村改厕工作任务艰巨,农村的厕所之于建设全面小康社会而言,还是有很漫长的路要走。
乡村厕所的卫生程度,是旅游品质的关键之一。乡村旅游开展的好不好,最让头痛的是厕所问题。随着我国乡村旅游发展迅速,成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2015年4月1日,习主席专门就厕所和文明旅游作出批示,要求从小处着眼,从实处着手,不断提升旅游品质。在某种意义上,乡村旅游的“厕所问题”可以说是中国社会从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从乡土社会向都市化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博鱼体育。20世纪化肥大举进入乡村,不断弱化农户对有机肥的依赖。同时,城市和郊区农村之间的人粪尿供需关系逐渐隔断。约到上世纪70〜80年代,农村不再需求城里的人粪尿,其由城市污水系统全部处理。后来,随着生活方式转变,乡村旅游以振兴乡村、城乡一体化的模式把乡村和城市关系联系起来。
从旅游胜地到农村,“厕所”正在向广大农村地区拓展,开启的“厕所”新三年行动计划,厕所建设要向抓乡村旅游点(区)和乡村旅游经营户厕所拓展,向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倾斜,进一步优化厕所布局,从而带动乡村生活方式。中国的厕所仍在进行中,对象已经从景区到乡村。计划要从抓城市旅游厕所从东部向中西部扩展,
乡村旅游要促进农民脱贫致富、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提升农村文明水平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农村的厕所在革新过程中,更加清洁卫生,加上更注重人文关怀,硬件的改善,加上乡土文化的植入,留住乡愁的植入,创业创新的人才、城市反哺的作用,先进技术的引用和互联网高科技的。人性化的无关,乡村厕所正带活乡村旅游,带领乡村振兴,走在美丽乡村的路上。
乡村旅游已成为我国许多贫困地区减贫、脱贫的重要途径。扶贫攻坚要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资源配置向农村倾斜。脱贫攻坚具有紧迫性、突击性、局部性和特殊性等特点,乡村振兴则具有渐进性、持久性、整体性、综合性等特点,脱贫攻坚主要解决发展中的不平衡问题,乡村振兴主要是通过解决不充分来解决不平衡问题。厕所新三年行动将重点支持深度贫困地区乡村旅游经营户进行厕所改造。旅游发展基金重点支持2.26万个贫困村,特别是“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乡村旅游点(区)和旅游接待户进行厕所改造。各地要统筹使用好建设、卫生、农业等部门厕所改造资金,集中财力支持贫困地区建设旅游厕所。
“厕所”是改善城乡环境卫生所必须的一场,既包括生态文明建设,又蕴含文化保护,文旅融合,美丽乡村、乡村振兴等重大议题,既是生理文明的需要,也是生态文明的需要。既关系人居健康,也关系生态环境。今明两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从小见大,窥一管而见全身。“一号文件”立足“三农”发展新形势,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小康不小康,厕所是一桩。农村厕所,事关农民生活质量,事关农村卫生环境,事关农村民生,最能体现一个国家经济状况以及全民素质的地方。农村厕所作为非常重要的民生工程,应该引起高度重视,与健康村镇博鱼体育、美丽乡村建设、卫生村镇和文明村镇联系起来。在可预见的将来,乡村厕所卫生状况有望得到很好的解决,好厕所在点点滴滴中创造方便、传递幸福,农民的生活也因此变得更加的美好。